首页| 学术动态| 动态详情
2025医疗器械专题之脑机接口:中国脑机接口行业现状与展望

今天分享的是:2025医疗器械专题之脑机接口:中国脑机接口行业现状与展望

报告共计:28页

中国脑机接口行业:现状与未来展望

脑机接口作为神经科学与科技融合的前沿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全球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中国虽起步较晚,但凭借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在行业中逐渐崭露头角。

从定义与分类来看,脑机接口是连接大脑与外部设备的通讯系统,依据与大脑的作用方式,可分为侵入式、半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三类。侵入式信号质量高但风险大,半侵入式信号质量与手术风险介于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之间,非侵入式操作简便、风险小,不过信号质量易受干扰。其发展历经学术探索、科学论证和应用实验阶段,如今应用日益广泛。

市场层面,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2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19.8亿美元,预计2029年将达76.3亿美元。中国市场也在稳步发展,2019 - 2022年市场规模从10亿元增长至17.3亿元。2022年中国脑机行业投融资达到高峰,之后虽有所下滑,但仍保持一定规模。产业链涵盖软件与硬件,上中下游协同发展,各环节都有相关企业参与。

在竞争格局上,美国企业在数量和进度上占据优势,涵盖多种技术路线和应用领域。中国企业则以医疗应用为主,部分企业如强脑科技、脑虎科技等在非侵入式和侵入式技术方面取得进展。技术层面,传输、芯片和算法是关键,不过目前面临基础研究不足、商业化困难、跨学科协作复杂以及安全伦理等挑战。

政策方面,中国将脑科学和类脑研究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形成“一体两翼”布局,中央与地方相继出台政策支持发展,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在实际应用中,中美均有成功案例,如Neuralink开展人体临床试验帮助瘫痪患者康复,中国清华大学与宣武医院合作的微创植入脑机接口让患者实现自主喝水等功能,脑虎科技完成汉语语言功能重建临床试验,天津大学和清华大学合作研发的“双环路”脑机接口技术领先全球。

展望未来,脑机接口有望颠覆产业形态,开创下一代人机交互系统,还将推动生物医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报告共计: 28页

中小未来圈,你需要的资料,我这里都有!

附件